刘文西

我的首页

我的作品

展览展讯

我的相册

艺术资讯

推荐艺术家

媒体介绍

联系方式

评论文章

组织机构

评论文章
半生青山,半生黄土——刘文西人生素描

 2005年11月26日,《艺术人生》的演播室迎来了开播以来的第一位美术界嘉宾——刘文西。他的作品有着最大的发行量,然而他的名字却并不为人所熟悉。外表朴素的他又有着怎样真实的性格?隐身作品背后的他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?    最值钱的作品    刘文西的画以陕北为题材,陕北老农和毛主席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人物。同中国其他画家相比,刘文西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有一张13亿中国人都看到过的画: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(1999年版)上的毛主席头像。    1997年,作为全国八届人大代表的刘文西在北京开会,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忙于设计第五套人民币。他们找了一些人画过几版,但都不是太理想。后来,有个从中央美院毕业的工作人员,说在中国画坛刘文西画毛主席头像,画的是最多的。于是,中国人民银行制钞公司的工作人员找到了刘文西,请他为新版人民币画主席头像。    这么一件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,刘文西为什么最初还拒绝呢?在1元、5元、20元、50元、100元不同币值的人民币中,刘文西为什么最喜欢100元的那一张?...

刘文西:画领袖全凭爱戴之情 当代画坛无人能及

 刘文西创作的有关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作品多达数百幅。此类作品,无论是数量、艺术高度还是影响力,当代中国画坛无人能与他比肩。刘文西画领袖,凭的是发自肺腑的爱戴之情。作为一位领袖追随者,刘文西一次次进陕北,目前正在创作一部以陕北人为主题的百米长卷。    两种截然不同的槌声,萦绕在国画大师刘文西的盛名之外。一是拍卖槌声:最近3年,刘文西连续入围胡润艺术榜,去年更是以1.19亿元的年成交额跻身前十;二是腰鼓槌声:半个多世纪来,沸腾的陕北腰鼓不断激荡着刘文西的创作热情,黄土地是他一以贯之的艺术主题。去年秋天,这两种声音汇在了一起——他1974年执笔完成的名作《幸福渠》被以天价拍出,该画以延安时期毛主席带领百姓修水利、促生产为主题,4592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红色题材画作的纪录。    事实上,刘文西流传最广的作品,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、拥有,那就是第五套人民币票面的毛泽东素描像。那是1997年他应中国人民银行之邀创作的。整体而言,刘文西有关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作品达数百幅,此类作品,无论是数量、艺术高度还是影响力,当代中国画坛无人能与他比肩。&...

刘文西:半生黄土 艺为人民

49年来,刘文西的画只以陕北为题材,陕北人和毛主席是他笔下最具特色的人物。   他的一幅作品,我们每个人都拥有,这是他同中国其他画家相比最特别的地方:第五版人民币上毛主席肖像的画稿,出自他手,是他在1997年“两会”期间完成的。   他还是第七、八届全国人大代表。   沸腾的陕北征服了他   延安时期的帽子,灰色的衣服,画家刘文西总是这身打扮。“我的衣服都是灰色的,这是我的习惯,似乎只有这个样子才是我,帽子一摘,衣服一换,我就觉得不像我了。”他从浙江来到陕西已经48年了,在这里的时间比在家乡的两倍还多,对这里特别是对延安的感情依旧炽热:“我要保持延安时期的感觉,那个时期,人与人之间质朴、团结、和谐、正派。”   1957年,生在江南水乡的刘文西第一次见识陕北。   即将从浙江美院毕业的他,和另一位男同学一起,乘火车先到陕西铜川;次日,坐上解放牌大卡车,历经抛锚修车走走停停整整两天的折腾,终于踏上了延安的土地。   正值春节,壮年男子在半山腰上奔腾跳跃、拍打着腰鼓,急促的鼓乐震撼在耳边...

中国刘文西

 在中国画坛,没有人不知道刘文西。因为,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,他的绘画,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,他的艺术精神,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,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。   刘文西是以画陕北而成为大家的,可以说是陕北成就了他,他也塑造了陕北。人们不会忘记,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《祖孙四代》带给人们的震撼。在这幅永载史册的作品中,刘文西以“主题思想的深刻性、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”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。他以高瞻远瞩的胸襟,以高屋建瓴的智慧,以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精神,创作出一幅幅关注社会、关注人类、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作品。从《毛主席和牧羊人》至《同欢共乐》,从《书记和老农》到《沟里人》,他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。   总体而言,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、语言、技巧取胜,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、生动性、真实性占据统领一切的地位。他的心连着陕北人民,他的情系着黄土高坡。当今画坛有哪位画家能像他那样,足迹遍布陕北的乡乡镇镇,画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上万张速写。基于此,他一腔真情实感,才能呼之欲出...

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

Processed in 0.328(s)   27 queries